透
(透,通透,朗透,透澈)
透:清晰清礎明白,看到那本來的面貌與本質
透:就是回歸生命那基本的根源,生命的本然
透 Part1
█透:透,朗透,清晰,透澈
█透:就是回到童真純樸的透:
█透:就是回歸真我!!
█透:就是抓住剎那頓悟的透:
透 Part2
█透:就是要自覺我們己有的形像(意識,價值)
█透:隨時保持寧靜的心及不間斷自我修練
█透:就是擁有"定,安,穩"及"讓人放心,不讓人牽掛"的價值
█透:就是放下
████████████████████████████████████████████
█透:就是要自覺我們己有的形像(意識,價值),(透就是要,我們將視為當然,自以為是,偏見,已有定見,重新
檢視與過濾..........)
師公說:我們要自覺我們己有的形像(意識,價值)
☆我們己有的形像(意識,價值):
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到大,從各種事件中,從各種學習裡,在認知的環境其人事物的影響下,學習到各種的想法做法
判斷反應,以及各種被強壓下的「應該」印記,我們一點一滴開始有了一張一張的圖案,圖像,記憶,念頭,思路,
習慣,意識,意識流,價值,價值欉,….......都儲存在我們的腦海中,當我們自覺有任何的問題煩惱痛苦壓力產生
之際,我們開始在我們已有的形象,(意識,價值)中,去尋找那個解決問題煩惱痛苦壓力的"最適解",而那個正等待
我們取用的意識,儲存在又近又強之處,經常被我們取出使用,形成我們的常用的習慣,形成我們慣用的行為,而
造成行為背後的是我們堅深的價值,價值觀!!
☆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到大所累積的形象(圖案),而且這些的意識與價值,愈來愈複雜,讓我們愈來愈不真,愈來愈
不開放,愈來愈封閉,愈來愈讓我們不舒服,好像是一件一件大大的厚衣服一直往身上加,變成了現在的我們,
這些加上去的厚衣服讓我們行動不適,讓我們呼吸不適,讓我們不自由,不自在,不自如,讓我們在人際關係的互動
中,產生了障礙,所以師公要我們在生命的五大條規中去重新整理自己,反思自己,這就是我們敏訓中所學的:我,
當下,感覺,開放,信任,師公要我們不時的去反思這五大條規,它可以讓我們身上的厚衣服,再一件一件的脫掉
,讓我們回歸真我,找回自由自在的自我。
師公說:
"自覺是治療的開始",
師公說:
自覺已有的形像,自覺已有的定見。
☆師公說要我們不時的自覺自己已有的形象,想法,意識,價值,就是要我們不間斷的透過反思自覺的能力,將已存在
內心中的感覺與認知(意識,念頭思路,價值),重新找回真正屬於自已生命的信念與心念,自己的信仰,自己信奉的
神與廟,自已堅貞的核心價值,終極關懷,在自已獨特的天命裡,尊嚴的將這天命極大化,成就屬於自己生命的使命!
就是透過不間斷的"反思,自覺,自省,自悟"的自我修練,回歸真我!!
那麼?
我們身上有多少讓我們覺得不舒服的「衣服」嗎?嘗試脫掉吧...............
我一直記得偉華跟我提的:
敏訓課程讓我學到的一件事就是,讓我慢慢的重新反思這些加在我身上的厚重的衣服,我是不是需要,真的需要
穿載這些厚重的衣服嗎?如果這些厚重衣服讓我不自在不自如,甚至不快樂,我要重新調整與思量,我是不是需要
這些累贅的衣服,我甚至要一件一件的脫掉,因為我要自如,我要快樂,我要活在當下..........
當外在的價值(身外物,虛幻,幻相的價值)一件一件的脫去時,我們容易回到真我,就容易透,我們更容易看到
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自我,那就是是透!!
透:就是要自覺我們己有的形像(意識,價值),(透就是要,我們將視為當然,自以為是,偏見,已有定見,重新
檢視與過濾..........)
████████████████████████████████████████████
█透:隨時保持寧靜的心及不間斷自我修練
利用反思自覺自省自悟,自覺已有的定見,感覺認知,意識,價值,行為,壓力,注意力.........
利用傾聽回應與感覺的自我修練:傾聽自我的內在的聲音,傾聽與人互動時人際關係聲音,傾聽無常背後的聲音。
感覺與認知是我們從小到大不間斷學習後的價值,它是我們面臨所有問題,面臨所有壓力時,是我們所有想法做法
判斷反應的決定的基礎,它是我們造成壓力升降的原動力,它是注意力是否過度集中與僵化的主要關鍵,它是我們
腦海中所有的形像,意識,念頭思頭的綜合,它是我們外在行為行動的表現依據。
師公說:
"感覺決定行為",就是我們依據我們的"感覺與認知"去決定了我們所有的行為,您對某件事有什麼樣的感覺,就決定
了您反應那件事的行為,所以我們不得不隨時隨地反思與自覺我們的感覺與認知此時此刻現處在使麼樣的境界狀態,
感覺認知是造成壓力升降的主要依據,更是情緒反應的主要根源,壓力高,注意力集中,情緒高亢不穩,所以我們
隨時傾聽自已的內在深處自我的感覺,內在所有的情緒與需要,而且要能回應這樣感覺,情緒與需要!!
"傾聽"到自己內在真實的聲音,"感覺"到自已已浮動的情緒,用轉念來"回應"自己已過度的反應,讓情緒歸零讓心緒
趨於寧靜,開啟完全接納的胸襟!!
透:隨時保持寧靜的心及不間斷自我修練
████████████████████████████████████████████
█透:就是擁有"定,安,穩"及讓人放心,不讓人牽掛的核心價值
當我們對自己愈清礎,愈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追求什麼)時?自已內心所依循的那一個(核心)價值,就是我們的信仰
,就是我們所相信的真理,是我們的神,是我們的廟,是我們的靈魂,......
當我們愈透澈這一層我們的核心價值(終極關懷)時,
它真的可以抵抗外界所有的問題煩惱痛苦壓力所加諸在我們身上,
它可以抵抗那些不經我同意就發生的無常打擊,
它可以還我們情緒歸零,
它可以讓我們更能接納,
它能讓我們更能謙卑,
它能讓我們放下所有的定見與價值判斷,它能讓我們更能傾聽.......
那麼這個存在您我內心深處的"價值"又是什麼呢?什麼樣的價值才能讓我們真正的能"定",能"安",能"穩"呢?
放心
情緒的升降與起伏是影響行為的主要來源之一:
如何讓自己情緒趨於穩定與平靜又是自我修練的主要目的之一,而不時的讓自己"放心"又是自我修練的第一啟步,
因為任何的不放心之際,猶如寂靜的心湖中被投入石子般,內心被絞動的情緒心湖立即隨之波動,起了漣漪!
"學問之道無它,求取放心而己"
不正是道出讓自己能"放心",就是我們窮盡一生所學的各種技能與技巧的最終目的嗎?就是取得放心!!
"讓人放心,不要讓人牽掛"
自己如果不能放心,又如何能讓週遭的人放心呢?甚至因為自己的不能放心,牽絆他人也隨之不放心!!
定:
只要我們能讓自己"放心",我們內心就能"安",我們情緒就能"穩",內心將趨於平靜,心湖不再起任何漣漪,
我就能"定",定就是:我的"核心價值"。
████████████████████████████████████████████
█透:就是放下
要真正發至內心深層,出於寧靜的放下就是:
☆如果問題沒有解決,就不能放下
☆如果不能"完全接納",就不能放下
☆如果不能擁有內心的'"定",就不能放下
☆如果不能"寡慾",就不能放下
您放下了嗎?您真的放下了嗎?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